垂帘听政
拼音:chuí lián tīng zhèng,简 拼:cltz垂帘听政的解释
垂帘: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,殿上用帘子遮隔。听:治理。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。
成语出处:
《旧唐书·高宗纪下》:“时帝风疹不能听朝,政事皆决于天后。自诛上官仪后,上每视朝,天后垂帘于御座后,政事大小皆预闻之,内外称为二圣。”
繁体写法:
垂簾聽政
注音:
ㄔㄨㄟˊ ㄌㄧㄢˊ ㄊㄧㄥ ㄓㄥˋ
垂帘听政的近义词:
- 越俎代庖 原意指人各有专职,庖人虽不尽职,主祭者也不越过戉俎去替他办席。比喻超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 为何擅
- 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。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。
垂帘听政的反义词:
- 包而不办
成语语法: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女后当朝处理国事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英语翻译:
attend to state affairs from behind a curtain
俄语翻译:
рéгентство вдóвствующей императрицы
其他翻译:
<法>régence de l'impératrice
成语谜语:
帝王后代
读音注意:
垂,不能读作“cuí”。
写法注意:
政,不能写作“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