抛砖引玉 三十六计

  砖”和“玉”,是一种形象的比喻。“砖”,指的是小利,是诱饵;“玉”,指的是作战的目的,即大的胜利。“引玉”,才是目的,“抛砖”,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。钓鱼需用钓饵,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,它才会上钩;敌人占了一点便宜,才会误入圈套,吃大亏。

 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(音gǔ)的人,他的诗写的很好。曾因为一句“长笛一声人倚楼”得到一个“赵倚楼”的称号。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,他的诗写的也很好,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。有一次,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,他十分的高兴。心想,“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,千万不能错过。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?”他想,“赵嘏既然到苏州,肯定会去灵岩寺的,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,他看到以后会补全的。”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。赵嘏后来真的来到了灵岩寺,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,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。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,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。后来人们说,常建的这个办法,真可谓“抛砖引玉”了。

  公元前700年,楚国用“抛砖引玉”的策略,轻取绞城。这一年,楚国发兵攻打绞国(今湖北郧县西北),大军行动迅速。楚军兵临城下,气势旺盛,绞国自知出城迎战,凶多吉少,决定坚守城池。绞城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楚军多次进攻,均被击退。两军相持一个多月。楚国大夫莫傲屈居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,认为绞城只可智取,不可力克。他向楚王献上一条“以鱼饵钓大鱼”的计谋。他说:“攻城不下,不如利而诱之。”楚王向他问诱敌之法。屈瑕建议:趁绞城被围月余,城中缺少薪柴之时,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,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。头几天,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,等他们麻痹大意,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,先设伏兵断其后路,然后聚而歼之,乘势夺城。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,屈瑕说:“大王放心,绞国虽小而轻燥,轻躁则少谋略。有这样香甜的钓饵,不愁它不上钩。”楚王于是依计而行,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。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,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。探子说,他们三三两两进出,并无兵士跟随。绞候马上布置人马,待“樵夫”背着柴禾出山之机,突然袭击,果然顺利得手,抓了三十多个“樵夫”,夺得不少柴草。一连几天,果然收获不小。见有利可图,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。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,便决定迅速逮大鱼。第六天,绞国士兵象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,“樵夫”们见绞军又来劫掠,吓得没命的逃奔,绞国士兵紧紧追赶,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。只见伏兵四起,杀声震天,纹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,慌忙败退,又遇伏兵断了归路,死伤无数。楚王此时趁机攻城,绞侯自知中计,已无力抵抗,只得请降。

  唐太宗软唐太宗一心一意学习书法,特别着迷王羲之的法帖,求不获,这才采纳房玄龄的意见,将其推荐的监察御史萧翼派赴越州想办法。萧翼以带着御府“二王”的杂帖为饵,用“山东书生”“将少许蚕种来卖”作口实,“日暮入寺巡廊”,与辨才相遇。然后大搞感情投资,以棋、琴、文史,结辨才之欢,使辨才“恨相知之晚”。萧翼先拿出梁元帝萧绎的画,使辨才“嗟赏不已”,再由画及书,继而拿出随行带来的“二王”杂帖,勾引辨才谈及自己密藏的《兰亭序》。萧翼在听到后,故意说“必是响拓伪作”,激起辨才的好胜之心,终于从梁上取出《兰亭序》让萧翼开眼,以证明自己宝贝的真实性。然而演技高明的萧翼欲擒故纵,指着辨才的真迹仍一口咬定是伪作,引起一番争议,在不断的、来来往往的指辨讨论中,《兰亭序》常和萧翼带来的“二王”杂帖一起放在几案之间,彼此拿来拿去,以致辨才的警惕性渐渐淡化,也没有引起他的徒弟们的丝毫怀疑。 终于有一天,当辨才出远门的时候,萧翼便不失时机登门,顺利地将《兰亭序》及“二王”杂帖全都带走,“便赴永安驿”,公开了自己的真实身分,同时通知都督齐善行,召辨才前来,以实相告。萧翼智赚《兰亭序》的故事,终于有了一个唐太宗希望的结尾。


上一篇:擒贼先擒王小故事    目录    下一篇:欲擒故纵小故事